领略基地风采⑤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全方位打造流式分析分选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公共技术中心成立于2008年2月,是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的仪器开放共享、高水平技术服务的标杆型平台。201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择优支持,同年开始建设上海市分子细胞生物学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于2016年顺利完成验收。连续多年在科技部、财政部组织的“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绩效评估”中获得“优秀”(年度排名分别为全国第二、第八和第三);连续两年在“上海市大型仪器共享服务评价考核”中获得“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大满贯。
细胞分析技术平台(简称细胞平台)筹建于2004年7月,2005年1月1日正式运行,2008年纳入公共技术中心,隶属于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上海市分子细胞生物学专业技术服务平台重要的组成部分,立足上海,面向社会开放共享,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细胞生物学领域技术支持及服务。 历经10余年的建设及发展,细胞平台已建立成为一个以荧光显微成像、流式细胞检测及分选和电子显微成像3个专业技术部门为核心,以卓越创新中心PI咨询小组为技术指导,以严谨细致的科研服务为宗旨,以科研技术应用及创新为目标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装备体系。 设备种类齐全,功能强大,应用范围广 按照功能划分,(1)流式分析设备包括有BDFACSymphonyA3定制型流式细胞分析仪、BDLSRFortessa定制型流式细胞分析仪、BDFACScelesta流式细胞分析仪、SONYSA3800全光谱流式细胞分析仪、SONYID7000 全光谱流式细胞分析仪、ThermoAttune NxT声波聚焦式流式细胞分析仪、BeckmanCytoFlex流式细胞分析仪、BeckmanCytoFlex LX流式细胞分析仪等8台套;(2)流式分选设备包括有BDFACS Aria SORP流式细胞分选仪、BDFACS Aria Fusion流式细胞分选仪、BDFACS Aria III流式细胞分选仪(2台)、SONYSH800芯片式流式细胞分选仪、SONY MA900芯片式流式细胞分选仪(2台)等7台套以及美天旎全自动磁性细胞分选仪AutoMACSpro 1台套。 设备所配激光器至少为3激光12检测通道,最多为5激光147检测通道,可实现流式主流技术全方位的涵盖,并提供FlowJo、Kaluza等专业流式数据分析软件。在流式分析方面,可实现包括钙流测定、FRET测量、克隆鉴定、倍型分析、CBA蛋白溶液定量检测、细胞绝对计数、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焦亡、细胞自噬、细胞因子、细胞活性、线粒体活性等多种流式分析功能,并可实现高通量上样模式。在活细胞分选方面,平台配备单独细胞分选间,提供分选专用无菌鞘液,仪器功能配置全面,可实现高速、高得率、高活性、多参数无菌分选,分选样品来源包括小鼠、仓鼠、线虫、蜗虫、果蝇、斑马鱼等各类模式生物,可实现各类干细胞分选、免疫细胞分选、单克隆筛选、线粒体等微颗粒分选等,分选后样品可直接用于培养、单细胞测序、蛋白质谱学研究、体外移植及其他各种体内体外功能性实验测定,分选可采用5ml、15ml、96孔板及384孔板等多种采集方式。 平台技术实力雄厚,团队技术人员水平一流 平台从事流式分析分选全职工作人员4名,博士占比50%,其中3名为副高级工程师,其中1人获“中科院关键技术人才”称号,具有丰富的流式实验经验。工作人员会根据实验人员的样品种类、实验需求一对一地选择合适的仪器型号及合理的检测方案,在个性化培训、样品前期制备方法以及后期数据分析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并且可为实验人员进行多色流式实验设计及技术难点答疑。此外,工作人员在大型仪器管理及运维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仅2021年,流式设备平均使用机时超2500小时。 流式细胞技术部门还致力于细胞生物学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建立及推广,承担编写了《流式细胞术实验手册》一书,网上点击率破万,线下纸质发行3000余册。部门成员完成中科院流式相关功能开发项目一项,申请获得国家专利一项。 科技成果丰硕,科技人才辈出 近年来,流式细胞技术部门与公共技术中心各技术平台一起协同合作,有力支撑了科研成果产出与高水平科研、技术人才的培养。 2019-2021年,仅就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统计,科研团队以第一单位/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73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达到219篇(含Nature5篇、Cell7篇、Science2篇)。代表性成果“小鼠早期胚胎全胚层时空转录组及三胚层细胞谱系建立的分子图谱”入选“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抗原受体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CAR-T治疗中的应用”入选“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动力学驱动的数据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器官发育与再生中细胞起源与命运研究”等两项突破成果同时获“2020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支撑外单位用户也取得累累硕果,除发表多篇高水准原创论文(含Nature3篇,Science1篇)外,如武汉大学用户获得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浙江大学用户获得2019年浙江大学十大学术进展等等。 平台和用户的良好互动还促进了优秀科研人才的不断涌现,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新一代的技术专才。在科研人才方面,2019-2021年间分子细胞卓越中心新增中科院院士1人、wr计划领军人才3人、基金委杰青4人、腾讯基金会科学探索奖3人及青促会员8人。在技术人才方面,新增中科院关键技术人才2人。其中,流式细胞技术部门俞珺璟博士于2020年入选中科院关键技术人才。平台在培专业硕士一名,已毕业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名,并获得“中科院三好学生”称号。